“您是说,李定国取得了重大胜利,我只需要去和他合作,就可以击退清军,结果我拒绝了?”
二十一岁的郑森挠挠自己的耳朵,生怕自己听错了。
他还是觉得很不可思议,于是又问了一遍,想确认一下。
沈言之也理解,眼前这个郑森,是二十一岁的郑森,怎么可能会知道自己三四十岁的时候干的事情的逻辑?
别说三四十岁了,很多二十一岁的人,也想象不到自己二十四五岁的时候干的事的逻辑。
“是的。”沈言之又给了个肯定的答案。
“怎么会这样!”郑森瞪大了双眼,一副想要扇自己巴掌的样子。
他恨透了清军,为此还和父亲决裂,结果他后来竟然干出了那么混账的事情。
“为什么!”郑森红着脸看沈言之。
他怎么都想不通,为什么明明自己那么痛恨清军,却放过了他们。
为什么呢?沈言之想想该怎么和眼前这个年纪比他还小好几岁的年轻人解释。
“沈园长,我那时候多大?”郑森追问。
“快四十了。”
“快四十……你是说,我抗清抗了十几年,在有一个可以灭掉清军的最好的机会的时候,我没有珍惜,没去帮李定国?”郑森又挠了挠耳朵。
沈言之点头。
“为什么!”郑森又再次问这个问题。
他脸红得不行。
他已经知道,家长能来幼儿园的时候,幼儿园里的一切会在历朝历代直播。
也就是说,他的酉姑姐姐,现在已经知道他三十多岁的时候干的混账事了?
“可能是因为你那时候心态变了吧。
你手握强大的武装力量,有很强的作战机动性,你已经不是跟着你父亲搞事业的那个你,而是自己单干了。
也许是因为这个身份的转变,你那时候已经不是单纯想跟着谁抗清,而是想往更高的地方走了,你想做最高掌权者。
还有一个可能性,你也是不得已。”
“我能有什么不得已的。”听了沈言之的前半段分析,郑森能理解。
人的权力欲望是无限的,要是他真到了那个位置,是自己单干而不是跟着父亲抗清,那他有更大的野心,也很正常。
可他想不通自己能有什么不得已的理由。
“崇祯皇帝死后,你们现在扶持起来的这个明政权,被后人称为南明。
整个南明史,就是一篇内斗史。
甚至从南明建立之初就开始斗了。
崇祯皇帝死后,马士英、高杰、黄得功、刘良佐等一众大臣要拥立福王,而以史可法为首的另一派系拥立桂王,为此就开始争得你死我活,斗得你死我活。
从那时候起,南明内斗的基调就奠定下来了。
后来南明又换了好几个皇帝,每一次也都伴随着内斗,内斗都伴随着流血事件,很多将领,也因为内斗被牺牲了。
李定国是永历帝的人,而你是隆武帝的人,你们分属于不同的利益集团,在南明内斗的氛围里,本就是对立关系,可能一不小心,就会被对方或者对方派系的人整死。
所以可能你害怕。
毕竟南明太多因为派系争斗被干死的文臣武将,太多太多了,在国破家亡,山河破碎的时候,他们都是死于内斗,而不是死于与敌人的对抗。
如果你真的帮了李定国,李定国帮永历帝击退清军重建大明,那他就是大英雄。